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刚开始给我的感觉可能是类似于轻音,事实上和轻音确实有重合的地方,日常,轻松,女高中生,乐队种种元素和轻音一样,但我始终不愿意把它和轻音划上等号,亦或是轻音的精神续作。 我觉得,在日常之外,孤独摇滚的主线或者说是剧情发展——成长,更加明显一点。有波奇酱从成熟芒果到后面发生意外也能继续演出的蜕变,有喜多从不会弹吉他到后来独当一面的进步。日常让人感到温馨,成长亦让人喜悦。我觉得孤独摇滚在变化的成长和不变的日常之间结合的很好。 此外本番对社恐人士的心里刻画的很到位,尤其是那种竭尽全力想要被人搭话,但最终无人问津的失落;无法拒绝他人,到了嘴边也只是“嗯,好的”的违心答应,可以说一点也不夸张,反而很生动
孤独摇滚另一个特点是别出心裁的演出。与其他轻松的轻百通过卖萌制造笑点不同,孤独摇滚用一些非常新颖的演出,抽象意识流,3d模型,实景等一些让人眼前一亮的演出给观众带来了欢乐。虽然很怀疑制作组的精神状态(bushi),但其中满满的厨力还是很让人感动。 总而言之,孤独摇滚喜欢的人会很喜欢,因为它从种种意义上都称得上是制作精良,但可能对于对这类题材不感兴趣的观众,可能会觉得有些吹过了。借用著名贝斯手涼小姐的一句话,就是
还是新番的时候网上口碑很好。第一次去看的时候不是很感兴趣,第一集看了一点就没再看了。
但第二次准备当消遣番看的时候却觉得超好看(EVA,灵能都是我最初准备当消遣凡番看的,结果直接爱上😂)两天时间就看完了12集。故事讲述了四个女孩子相遇并组成乐团的故事。对其中作词作曲练习没有特别的描写。所以乍一看上去是很开心轻松的女孩子们快乐的组乐队演唱自己原创曲的青春校园故事,但细想练习创作演唱,搬设备等等其实是很麻烦的一个过程,不由心生敬佩。
由芳文社担任创作,还是老样子,少女味满满,全都是女孩子,没有狗屁男主。这样的世界瞬间温馨了不少,看过很多芳文社的作品,真的厉害👍🏻
主线是讲主角“小孤独”从“社恐”的一步步蜕变。四个女孩子之间都有相互的感情。四个女孩子的性格都很可爱。我可以全员推。
在作画方面采用了很有创意的表达形式。比如波奇的呕吐换成大水泄洪,时不时切换成现实场景,反而更有感觉。
吉他等乐器方面刻画的很细致,精美。三首原创歌曲也非常好听。我还没入坑时就把其中一首放进歌单里了。
小孤独的性格感觉很可爱,很好玩。明明是社恐,但又不是传统意义的社恐。虽然对人紧张的说不出话来,但是内心戏又很多。会做出很多奇葩的举动。要不是换上可爱衣服,都忘了本质是可爱的女孩子。
四个人里面,我个人最喜欢虹夏,感觉是很知性,很温柔,通情达理并且积极向上的可爱的女孩。在队伍中可以承担队长的角色,会主动沟通,能够在关键时刻挑起大任的角色,很能察觉并照顾其他人的心情。我喜欢和这样的人交往!
我个人最像喜多(只有性格,其他有好多好朋友和时尚的地方完全不一样),对所有事都很有干劲。一直活力满满不服输。渴望进步,(但在剧里其他三个人却完全get不到😂)
缺点(我认为):一对女孩子的塑造停留在表面。没有更深层次的塑造。二重点在感情而不再实操,不会像男性描写竞技那样渴望在技艺上得到进步。
最后希望能够出第二季!!!!!很期待!!!!
《孤独摇滚!》出生在一个并不那么友好的季度。当大家对《电锯人》《机动战士高达:水星的魔女》《间谍过家家 p2》《灵能百分百 第三季》等噱头十足、声势浩大的一众番剧翘首以盼的时候,注意到这部番剧的人并不那么多。确实,原作作为四格漫画影响力本就不高,CW 虽然有不少优秀作品(比如一月份的《更衣人偶坠入爱河》),但其并不如其他大厂那样自带眼球。就是在这样的处境下,CW 用实力宣告世界,什么叫真正的神作,什么叫无敌的改编。
《孤独摇滚!》的原作来自轻百巨头芳文社,形式是四格漫画。漫画本身并不算非常出彩,质量优秀但没有到达炸裂的程度,但非常注重对人物的刻画,原作尽其所能表现出了一里的社恐、虹夏的体贴、凉的怪特和归去来兮女士的开朗,大家在动漫中看到的很多波奇酱崩坏脸实际上在原作中都有表现(毕竟是改编嘛),没有原作优秀的刻画必然成就不了动漫的成功。其中有几话重要情节,为了表现出画面的张力,作者舍弃了四格漫画的形式,也取得了相当不错的视觉效果。
但是《孤独摇滚!》毕竟是一部讲摇滚、讲音乐的作品,漫画的局限性便在于此,结束乐队几场重要的 live 部分被迫一笔带过,留下了不小的遗憾,也显得整体节奏非常急迫而诡异,而这被动漫完美地补全了。CW 的制作让一里的社恐形象极度深入人心,让虹夏的大天使地位彻底确立,让凉成为了全作的整活担当,让归去来兮女士竖起了中指(划掉),而其中的几场 live 更是完全让番剧封神,且不谈作画的优秀(比如第五集随着吉他抖动的那个视角),也不谈节奏把控的优秀(那一脚),这几首歌可是原作没有的啊!不管是蓝色惑星,绝不会忘记,还是化为星座,和主角一里的人设都极为相符(而且很好听!)。这几首歌,这几场 live,能让你切实地感受到这四个女孩的成长,感受到她们对于摇滚那股火一般的热情,也能感受到 CW 在改编时充斥的爱。一部好的喜剧番就是要整活,一部好的音乐番就是要沉浸,一部好的成长番就是要变化,这一切,《孤独摇滚!》悉数为你奉上。
这就是 2022 的年度最佳。
到底是什么把摇滚和其他音乐分别开来?是什么让它如此与众不同又如此令人着迷?人们热爱摇滚乐手的狂放不羁,热爱光芒万丈的舞台,热爱主唱高亢激昂的歌喉,热爱电吉他的嗡嗡啼鸣、架子鼓的掷地有声、贝斯的低音重炮还有合成器的空灵迷幻、热爱演唱会潮起潮落的茫茫人海,热爱炫目的闪光灯,热爱耳膜震荡的感觉,热爱血管里循环流淌着的酒精和肾上腺素,热爱哪怕只有一宿却胜似永恒的“人生得意须尽欢”……然而在这一切的背后,是摇滚唱出了所有人心底的隐痛——孤独。
听过一些摇滚乐以后,我越来越明白:摇滚是个人主义的音乐。摇滚歌唱的是个人的情绪、思想和愿望。摇滚精神骄傲地向世界宣称:我是一个有个性的人,你休想把我同化!”摇滚中的“我”无限大,作为创作者的化身,是作品中占据本位的第一要素。无论是皇后乐队的“I want to break free”,还是《花房姑娘》里的那一句“我想要走在老路上”,都是一种个人情感的直白表达。即使谈到爱情,摇滚也极少描写恋人的缠绵和情意,对爱人的奉献和坚守这样的话题,而是把重点放在对爱情刻骨铭心的追忆和沉淀上,更为注重爱情对“我”的意义。例如我本人很喜欢的一首歌,穷街乐队的I remember you。所谓的叛逆啊,反传统啊,特立独行啊,其实也是特定社会背景下个人的一种态度、一种立场。
凡事都有代价。追求个性的代价就是孤独。也许凸显个性是很洒脱的事儿,但是这也意味着你要与集体中其乐融融的氛围挥手作别,独自面对冷漠的世界。人是害怕孤独的,倒不是害怕孤独本身,而是害怕孤独带来的衍生物:恐惧、迷茫、寂寞、无助。个人的力量终究是有限的,所以人类选择结成集体,在获取宝贵的安全感和认同感的同时,也意味着必须放弃一些个性和个人追求,来更好地融入集体。但当这种妥协已经到了令人不堪忍受的地步,抑或是这个社会已经混乱肮脏到根本无法提供它本该提供的东西,总有一批人站出来说:不!这些人里有的拿起了电吉他,玩起了摇滚和朋克。音乐,这种同人类历史一般古老的艺术形式,在他们手中焕发了新的活力。如果说民谣和流行音乐是为生活谱写的赞歌,那摇滚就是那柄刺穿生活虚无的利剑。在粉饰太平和直面孤独之间,摇滚决绝地选择了后者。
孤独一直是摇滚乐的母题之一。摇滚乐中对孤独的提及数不胜数。从齐柏林飞艇Rock n’ roll一曲中的“lonely loney lonely time~”,到鲍勃迪伦在Like a rolling stone中的无奈叹息,再到深紫乐队孤独的April……太多了。可以说,孤独已然成为激发摇滚音乐人创作灵感的最大源泉。所以说,摇滚也是孤独的音乐。
近代以来,政府对民众的控制事实上是大大加强了的。社会结构变得更紧凑严密,人像金属中的原子一样被紧紧压在一起,而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隔阂却越来越大。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份压抑,即使不愿承认,人人心里都住着一个波奇酱。正如三木清所说:“孤独不在山上而在街上,不在一个人里而在许多人中间。”而在摇滚乐里,众多孤独着的灵魂找到了寄托,纵情狂欢的背后,其实是孤独心灵之间的共鸣。
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当演出结束,乐迷各自散去,回到集体主义社会的怀抱。不是每个人都有站在风口浪尖的魄力,大多数人最终也只是借摇滚发泄心中的苦闷,摇滚唱出他们心中的渴望,他们爱摇滚,却不可能加入摇滚。留给摇滚乐手们的,唯有“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这就是摇滚的悲壮所在。所以你总能听出摇滚旋律里隐含的那一点忧伤,这忧伤每每使我动容。
摇滚是一朵以泪浇灌的花,孤独不止,摇滚不死。
零、为什么《孤独摇滚》能够成功:
一.不是那么典型的二次元爽文模板+阿宅(或者说内容创作者)的极致共鸣和代入感
二.漫画+动画团队极致的热爱
一.不是那么典型的二次元爽文模板+阿宅(或者说内容创作者)的极致共鸣和代入感
1.二次元爽文模板:
现实受挫的主角(一般是学生)
偶然情况下得到了金手指
开启了冒险之旅,利用金手指,激发了自身的优势,收获了很多伙伴
最终众望所归,获得成功,或是失败但壮烈的谢幕
2.在这个基础上,很多作品或偶然或刻意,或多或少的加深了代入感:
方向是更贴近受众真实状态,或者是更贴近受众生活
3.比如异世界番剧中:
re0男主486的废其实算是比较现实的,正常阿宅哪能刚穿越就社牛,超常发挥啊
某个口碑不太好的异世界番也是,男主其实就是很典型的一种肥宅,里面主角的成长给人更多的真实感——比如对父母其实没太多感情一开始。且制作确实是顶级
异世界舅舅则是一种取巧+翻转的路子,和本作类似,都是厨力满满的类型
4.还有一类就是更真实的背景:
比如就是现实世界的学生,做游戏,做音乐,画漫画,写书,社畜生活等等等
这一类是更有代入感的,因为更贴近我们的生活,也更容易有共鸣。
还有一点,二次元群体。
其实是有很强的创作欲、分享欲的,有一部分是很想要别人认可的。
但是这一类作品,往往写的是:
主角是一群阿宅的领班人,主角克服了自己的问题带领群体走向成功
主角是一个阿宅,但是被某些人拯救了
主角认识的人有很厉害的阿宅,主角和阿宅一起走向了成功
......
具体例子我不说想必大家脑子里也会有具体的番剧了
这一类番剧的主角人设,问题在于还是不够贴近受众——虽然往往是受众层级想象过的自己,一些理想的情节。
5.孤独摇滚的非典型人设+剧情
先说波奇的人设:
本质上波奇是一个普通但很可爱的女孩
个性阴沉、有沟通障碍,没有朋友——一个极端化的阿宅人设
因为觉得玩音乐能出名而苦练吉他并成为“吉他英雄”——很多创作型二次元的路子
颜艺程度决定了神游天外的程度——出圈点,但是动画角色的吐槽,会让人感知到是动画,算是meta元素
动画本质上是波奇的成长故事
波奇的金手指:
美少女:嗯,真这么好看的,很难是真正的阿宅
音乐才能:自学成才,成为网红。因为视频月入百万(不是
这两个金手指,其实都很自然而然,不刻意想不会觉得这些是金手指
波奇的奇遇:
遇到虹夏并拉她入团
但是这是个很自然的奇遇,虽然有很多巧合——波奇恰好背吉他装x,吉他手恰好跑了。
但一切都很自然——其实还是因为波奇自己的努力,机会总是会给有准备的人。
但是我想说的就是这个奇遇的情节,其实很经典:
普普通通陷入低谷的主角,被一个天使般的角色从天而降拯救了:
龙族的路明非,和nono相遇的情节;
罪恶王冠的主角,遇到了楪祈,也是他的金手指
边缘行者的大卫,在最低谷,遇到了露西
......
孤独摇滚的剧情:
本质是波奇成长的故事
但和角色间感情关系进展不是很快,作者访谈得之是有意为之
波奇一直都是社恐,只有在极其极限的情况能正常发挥
被同伴发现是吉他英雄,并回收标题
最后的剧终表演,因为自己的想象画面,让演出意外终止
——一切都很合理,很自然,且充满意外和戏剧化。但依然合理
6.孤独摇滚和龙族——共鸣和代入感是怎么来的
先说龙族:
龙族的校园背景、现实故事,以及路明非的衰仔人设其实是很有代入感的
路明非的出身让人很有代入感——虽然是借鉴哈利波特
路明非艰难的成长也很有代入感
路明非拯救世界也是——牺牲自己的生命作为代价
江南在新修版,更新了很多这些年的新游戏新设备,备受嘲笑——但其实反而说明了江南对于代入感、共鸣的刻意塑造
再说孤独摇滚:
波奇的淡人设、meta元素,反过来让观众更容易带入
波奇的音乐动机,符合我前面说的“获得认可”,属于那种不会随便对外说但内心就是有的动机
波奇通过网络走红,但线下还是没有朋友——嗯,很贴吧大神,知乎大V。而且确实就是很多二次元大佬的混圈方式。线上重拳出击,线下唯唯诺诺
波奇始终都是社恐,团队成员推动她成长。妈系角色、社牛选手、冷漠伏黑的成员推动。但每个成员都有缺点,既是互补也显得更真实,或是通过再外层的角色互补——虹夏的姐姐即是推动机也是见证者,对于虹夏是补充的,对于凉也是(凉坑波奇钱就是姐姐处理的)
波奇虽然拯救了乐队,也成为了一些人的吉他英雄,但波奇的成长无疑是困难的,同时她的成长也是在于不想打工,或者负罪感等一系列很现实的动机。而不是我就是要拯救乐队这种动机推动的,这些事件都很自然,很巧妙,很真实
最后一集,我想的是一场完美的演出。但是波奇在断弦危机后,却来了那么戏剧的一幕结尾——还是很符合人设且真实,不完美反而更让人印象深刻
其实说到这,反正我是想明白为什么孤独摇滚成功的要素之一了。
那么,龙族为什么不行了?
本来龙族是真正有机会成为顶级ip的作品——江南的创作离不开得不到学姐的青春,这很二次元。
龙族的创作是他和编辑,借鉴哈利波特开启的ip——非常懂用户,懂代入感和共鸣
江南是以写文学作品的速度写一个网文般的爽文——有网文的优点,也有一定的文学性和高度
但是,江南对于大长篇的驾驭能力有限,对于路明非的成长一直逃避。
但最重要的可能是:
成为了商人的杨治,少了江南对于创作的热爱。
这也是下面的重点
二.漫画+动画团队极致的热爱
这部分了解的背景来自一位b站up的节目,我只是概述,详情请看视频:
【孤独摇滚】幕后趣事:本作诞生的起因竟是《钢之炼金术师》?_哔哩哔哩_bilibili
漫画的诞生:
作者因为钢炼入坑漫画、且因为钢炼OP4爱上音乐
不想画少女漫,和编辑一起商定了方向。但滨路晶老师有很多自己的坚持,也是漫画成功的要素
为了避免和KON撞车,调整了一些设定
对于漫画、音乐的热爱,致敬很多——比如乐队的四人的名字对应钢炼OP乐队ASIAN KUNG-FU GENERATION的四人。同时选择的背景也因为一些玩乐队的大佬,上学时都很老实
封面遇到了对的人,滨路晶老师坚持了CD样的封面
滨路晶老师学习了很多专业知识,挑战了怎么平衡专业性和趣味性
最重要的,还是滨路晶老师对于动漫、音乐的热爱
动画的诞生:
作画监督是孤独摇滚狂热粉,关注信息,拿到了制作的机会,并亲自选了总监
制作上充分在代入感,共鸣上发挥,注重波奇的内心戏刻画
对于颜艺的把控,作画上的突破
厨力满满的各种要素、彩蛋,各种致敬
最重要的,也是对于漫画的热爱
最后
本来是不打算写这样一篇回答的,因为我本身不是很懂音乐,也不懂各种动画的文化历史等,只能算一个爱好者,但是我有热爱hhhh。
一系列巧合下,特别是今天看到了群友发的图(就是第一张),才知道今天是波奇的生日,于是就有了这样一篇回答。
创作是孤独的,改变是痛苦的,成长是困难的,道路是曲折的
——但走什么路,怎么走,是自己选的。
谢谢你,波奇酱
相熟的百合厨朋友很喜欢这部番剧,经常在朋友圈晒相关的周边。耳濡目染之下,这部番剧也进了我这个前·二次元百合厨的待看清单里。终于!在23年的7月,我花了几个晚上把《孤独摇滚》看完了,并且想要通过这篇影评来分享下我的观后感。
《孤独摇滚》的故事情节挺简单的,就是主角后藤独作为一个社恐吉他手,因为一场偶遇而开始和另外三个少女组乐队、登台表演的故事。
这样看的话是不是和K-ON还蛮像的?确实有点。但是本作强调的东西和K-ON不太一样,首先是主角的社恐性格,其次是丰富的动画表现形式。
毕竟是“孤独摇滚”,体现“孤独”当然很重要。既然要讲社恐,那就要从各个方面的细节来刻画这样的主角。可以看得出制作组在这方面真的下了很大的功夫,或者不如说制作组里的核心就是这样的人吧(笑,每个因为后藤独的社恐性格制造的笑点和梗背后,不就是i人们“懂得都懂”的曾经的实际内心活动吗?
说到后藤独的社恐性格,就不得不提到本作丰富的表现手法了。
说到这里我真的要好好夸夸制作组的想象力!我觉得这部动画最可圈可点的地方就是制作组通过各种各样的表现手法创造了密集的笑点和梗,3D动画、实景、各种各样的主题的小孤独的脑洞像极了我们每个人天天四处乱飞的思绪,借用B站弹幕的一句话,制作组看起来“精神状态比我还不好”(笑
同样,既然是“孤独摇滚”,那“摇滚”的部分也不能拉跨。本作的音乐挺不错的,我个人蛮喜欢OP和山田凉的ED,姬友则是喜欢星座的那一首。我觉得本作在音乐方面一个蛮有趣的地方是没有让主角当主唱,甚至伴唱也不是,完全专注突出她的吉他手个性,这蛮新颖的,不过这也很好地衬托了她社恐的性格就是了。
不得不说二次元轻百合番剧的大量受众还是男性,所以感觉制作组也是在“面向男性作画”,在这部作品里插入了不多不少足够让我,作为一个女性观众感到不适的梗和画面:比如后藤独进入浴缸的背后视角,后藤独的隐藏巨乳设定,后藤独在跳起来合照的时候漏出内裤的梗之类的...只能说这些梗存在的唯一意义就是娱乐某些男性观众吧。(无奈
总的来说,还是很高兴在这个炎热的7月和这部有趣的番剧相遇了,我又继K-ON后再次喜欢上了贝斯手角色(没错就是池面的山田凉,希望这样有趣的全女番剧越来越多呀!(某些梗可以不要跟着来就好了)
本来是被社畜表情包骗过去看的,看的看的,眼泪流下来。
它其实讲的不是社畜,而是社恐。
二次元人群应该是社恐含量最高的人群,十个人随手一抓,有九个社恐。
《孤独摇滚》戳中的不是社畜的心巴,而是我们社恐的心巴啊。
女主后藤一里就是合格社恐,一里的日语谐音是“孤独”,她的外号叫做小孤独,从小就是个边缘人,吃便当都只有老师愿意跟她交换。
不敢请假,如果请假一天不去上学,像她这种人会立即被同学们遗忘。
平时睡在壁橱,一个人孤独练习弹吉他。
她渴望朋友又不敢迈出第一步,每天都绞尽脑汁“吸引”同学,背着吉他去上学,希望找到自己的同好,但从来没引起过别人的好奇心。
去打工,甚至完全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最初连站在客人面前都做不到。
去演唱会弹吉他,完全不能接受自己出现在人前,只能躲在芒果箱里弹吉他。
好不容易被人搭讪,但是因为太久没跟人说话,说不出话。
社恐人真实写照,明明到了目的地却不敢进去,在内心做建设,五分钟就要进去,十分钟,十五分钟,不敢进去……
因为社恐,想找个没人认识的地方,所以去了距离家两小时的高中上学。
明明内心想拒绝,却无法把拒绝说出口,因为社恐人根本不会拒绝人!
只要跟人社交一天,就会想要火速逃离现场,因为耗光了电量,实在是太累了。
然而就是这么一个社恐严重患者,却爱上了摇滚乐,用网友的一句话来说,社恐搞音乐,那不是闷骚吗?
她搞音乐的原因也很简单,原来阴沉的人也能在摇滚乐中发光发热啊。
弹吉他是室内运动又很酷,还有机会变成名人。
虽然是幻想,但一里为了这个梦想加倍努力。
为了想要在台前演奏,所以三年来每天花费六个小时刻苦弹吉他,终于在网络上混成了圈内大神,拥有3万粉丝。
然而随着她刻苦努力,自己希望的并没有到来,毕业没演奏,没朋友,没有乐队成员,啥也没有。
玩音乐的初衷是想成为一个更酷的人,但因为社恐,她只能成为网络上那个很酷的虚拟人。
在现实中,她该是什么样就是什么样。
终于有一天,机会大门在眼前打开,有人找她去做乐队的支援吉他手。
她有机会加入乐队团结band,有机会上台演唱,也交到了两个朋友虹夏和凉。
虹夏,绝对的社牛,乐队鼓手,大多数时候都充当着鼓励人的角色,也是她拉着一里加入乐团。
凉,冷面富婆,有钱大小姐,把所有钱都花在买贝斯上,她是乐队最酷的贝斯手。
平时没事干喜欢一个人去废墟探险,或者逛二手商店,但她不是社恐只是喜欢一个人待着。
这两位好友可以耐心地引导自己,不会嘲笑她,会包容她,帮她解决问题,也鼓励她变得更加强大。
乐队成员是另外一种意义上的家人,她们彼此相处的机会比跟家人相处的机会更多。
事情没有一帆风顺,紧接着困难接踵而至,最大的问题是,她根本无法发挥自己真正的实力。
因为乐队跟独自演奏不一样,需要跟人有交流,但是她有社交障碍,甚至不敢跟人对视。
虽然自己演奏很厉害,但是完全无法跟人融入乐队,甚至只能套着芒果箱上台演出,导致演出失败了。
她知道,如果想要做那个闪闪发光的自己,必须要克服社交障碍,这是一个神级吉他手,不幸被社恐封印住真正实力的故事。
《孤独摇滚》被网友称为十月新番里的最强黑马,得益于这一圈表情包破圈,关于它的讨论度甚至不比《电锯人》差。
本来以为它是靠表情包搞热度走了捷径,真的看下来发现,《孤独摇滚》并不敷衍,相反它非常精致,要素齐全,豆瓣评分也不是虚高,它是真的有点东西。
它真的完完全全细致刻画了社恐人群的内心写照,去搜《孤独摇滚》的实时广场,一堆网友表示这就是自己。
社恐作为动画主角也不少见,之前就有一部《我不受欢迎,怎么想都是你们的错》,但《孤独摇滚》不是一丧到底的,反而她丧的非常“热血”。
女主之前的生活只有孤独练习吉他,但自从加入乐队之后,她的生活充实了。
她需要和团队成员练习,需要演出,需要在livehouse打工,需要组建新的团队。
对社交健全的人来说,每一件事都是非常正常的小事,但对于她来说,每一天都是一道坎。
你能看到她每次都想解决问题,每一集都在缓慢进步,虽然距离正常社交还有段距离,但你能看到她正在一点点变好。
有一种说法是,社恐的人本质是不喜欢人类的,就像猫和狗的区别,狗这种物种天然对于人类有好感,狗狗见到人类就会热情扑上去,社牛患者同样,看到人群会很自然融入。
而社恐人群更像是猫,他们没那么喜欢人类,大多数时候都更喜欢独处。
当然这个说法也不严谨,就算是这种说法,猫咪也是需要人群的,社恐人与其说是不喜欢人类,不如说是闷骚。
他们渴望人群又害怕人群,羡慕热闹又能享受孤独,有一种又想靠近又想远离的微妙感。
《孤独摇滚》最妙的一点是社恐嫁接摇滚乐,这两者嫁接在一起有一种很奇妙的化学反应,也是燃点所在,对于一里来说,克服社恐打破自我,就是最摇滚的。
一里最大困难不是音乐才华,而是社恐,解开封印的那一天,就是她成功完成自我成长的那一天。
你会非常期待跟一里一起成长,真正站在舞台上,发挥自己全部实力,去做那个闪闪发光的自己。
而很多人把《孤独摇滚》当轻百合番来看的,乐队主要成员都是女性,全番没有一个重要男性角色出现,我甚至没看到男性多说几句台词。
店长是女性,乐队全员女性,哪怕是在家里,也只描绘一里和妹妹之间的相处。
漂亮女孩子之间互相鼓励,果然没有人比芳文社更懂美少女贴贴。
而且《孤独摇滚》真的很好笑,有一种脑回路很奇妙的好笑,被问当初为什么玩吉他。
女主内心想的是,因为很酷,因为想出名,说出来的是:因为世界和平。
前吉他手落跑,凉没有生气,反而以为这位妹子去世了,真心实意地为她上香祷告。
一里害怕上台,两位好友安慰,正常女高中生根本听不出演奏的好坏啊!
平均五分钟一个笑点,观看模式轻松而快乐。
当然说了这么多,《孤独摇滚》既然沾上了摇滚,主题还是讲音乐的。
作为一部音乐番,最重要的就是音乐,如果音乐难听,这番就失败了。
《孤独摇滚》音乐绝对不差,虽然我没有什么专业的音乐鉴赏能力,但是看完三集之后让人忍不住哼主题曲,在脑内不断循环,每次不自觉哼歌的时候还会想到团结band,这不就是一部音乐番的成功吗!
网友的评价也很高,不少人表示,这就是第二部《轻音少女》啊!
《孤独摇滚》有一种很奇妙的魔力,你明明是看着社畜表情包入坑,然后因为社恐主角的心理活动而共情,接着因为社团友情露出姨母笑,最后竟然能够被音乐本身吸引。
它唤醒你莫名其妙的想要去购买吉他弹吉他的心,你知道也许吉他买来不到半年也会落灰,上次因为《轻音少女》买来的吉他还在闲置,这次又因为《孤独摇滚》蠢蠢欲动。
但你如果看完了有那么一闪而过的念头,去把家里落灰的吉他拿出来也好,去买一把新的吉他也好,去看一场livehouse也好。
可以再去试试,再给自己,或者摇滚乐一次机会。
PS:小小声说,我真的不是卖吉他的托啊,我怀疑《孤独摇滚》才是。
这番更新到第九集,这番的热度也很高,但这番却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很多人把《孤独摇滚》这部作品和《轻音少女》放在一起做对比,我希望这些人别整这些恶心人的操作,还什么“你的下一部kon,何必是kon”。《孤独摇滚》本质上与《鬼灭之刃》并没有什么区别,庸俗不堪的作品碰上了好的动画制作公司,但《鬼灭之刃》除了话痨、剧情庸俗、靠死人吸引眼球以外并没有其他问题,而《孤独摇滚》呢?首先的问题就是女主后藤一里。我认为作者貌似对社恐有些误解,并不是所有的社恐都会像女主这样动不动就产生自我厌恶,更不是精神状态不稳定和行为怪异的人。 《孤独摇滚》在开播前我就看了漫画,因为有人安利说《孤独摇滚》原作素质跟《街角魔族》和《摇曳露营》一样,但我看到漫画第十话我就看不下去了,但我秉着就只看个十话是无法让我正确认识这部作品的好坏,所以我看到了第四十一话,但事实证明,有些漫画它只需要看到第十话就能够批判好坏。 本作最大的特点就是对社恐的刻画,实际上,就原作漫画第十话来看,它是一部还算不错的作品,女主虽然动不动就贬低自我、自我厌恶,但我其实还都能接受,而且随着剧情的发展,女主自我厌恶的次数不是很频繁,因为她已经从社恐升级为了癔病。 结合女主后藤一里的种种表现来看,她这不是社恐,而是癔病。 当后藤一里陷入自己的“世界”(幻想)时就会对他人的声音没有任何反应,这显然就是癔病的发病反应。 癔病的发病反应除了木僵、聋、哑、退化如幼稚行为、痴呆外,严重点就是无意识,也就是丧失意识。比如动画第九集,喜多、凉、虹夏带着后藤一里去海边游玩,后藤一里对于自己是如何来到海边的过程是无意识的,是的,无 意 识 ! 我滴个乖乖。 关于社恐的刻画《new game》里的泷本日富美都比后藤一里强。 写到这,有些人就会说“这只是一部动画,你这么较真干嘛”,然后阿虚警告。但是我要告诉你,对于任何题材的作品就是要抱着较真的态度,如果日本出现赤裸裸为战败洗地的动画,你对此感到不满,为此较真,那也会有人跟你说“只是动画,何必较真”。我对于奇幻、科幻、魔幻题材的作品从来就不会较真,因为这些作品的世界观和设定都是虚构,我不会和你较真高达的存在是否合理,因为高达是虚构的。但社恐不是,社恐是真实存在的,即使是基于现实的存在,那么就有必要较真,因为我就是一个社恐,这种将社恐往癔病的方向刻画的作品我实在忍不了了。你说作者这样做是为了让剧情有趣,我想问,这TM很有趣吗?像女主这样聋、哑、痴呆、木僵、退化和无意识的社恐很有趣?那些说“女主好像我,我也是这样的社恐”的人,你们没事吧? 说《孤独摇滚》的剧情我是感受不到哪里有趣,但也没有到非常无趣的地步,在我看来,《孤独摇滚》其实不像《轻音少女》,虽然两者都是搞乐队的,但我觉得《孤独摇滚》在关于乐队演出的细节上比《轻音少女》好太多,准确来说是更贴合现实,像唯这样有绝对音感、花了不到半年时间就基本学会吉他的天才在现实中是少之又少的存在,但《轻音少女》的人物魅力是强于《孤独摇滚》的。《轻音少女》里的每一个人,都很个性鲜明,如同活生生的人。所以轻音都过去了这么多年,仍然是我心目中的神作。而《孤独摇滚》呢?作者把女主画成癔病这一点我就不再谈了,虹夏、凉跟喜多基本上都是按照芳文社经典的人物套路去塑造人物。 有点意识过剩的虹夏、外向型的现充喜多、脑回路清奇的凉。 她们都对癔病女主关爱有加,懂得包容并接纳可怜的癔病女主,像她们这样的好人,在现实中是很难得的存在。尤其是喜多,在漫画后面的剧情中,喜多有时能知道癔病女主脑海里在想些什么东西,或者是躲在什么地方自闭,给女主加油打气,一起努力。像喜多这样的外向型的美女如此关怀患病女主,这不是爱是什么?总之这一对我嗑了! 抛开人物塑造的短板和缺陷不谈的话,《孤独摇滚》在对乐队的刻画是认真的,在这一点上我能感受到作者对摇滚乐队的热情,而且动画的制作非常出色。至于《孤独摇滚》是不是“作者给制作组磕头”系列,我觉得是。 我在另一个平台也发了关于《孤独摇滚》的评论,只不过比较温和一点。
いいね
孤独摇滚被观众抬上了本不属于它的地位高度,所以被各路动漫高手骂的这么惨也是咎由自取。当然完结后回头再看,诸如演出过度、消费社恐、不够摇滚、粉丝烦人等种种问题其实都不是问题,你如果把某一方面做的好到极致那也不怕说的,只是孤独摇滚显然没有那个野心,还是停留在类型片舒适区不愿意出来了,那就求仁得仁吧。其实我既不是社恐也不关心社恐人士怎么看待,我只是看这片子时候很烦躁,所以这点够了吗?
对社恐的描绘有些还挺到位的:“原来凉跟我是同类”“她放假时都一个人去废墟探险,或是逛二手衣店”“不,不对,凉只是喜欢一个人过”;VS“女主和我还挺像的”“不,不对,人家会弹吉他,在网上有三万粉,现在还在组乐队”。
作为一个不把社恐当成病,不把摇滚当精神的看客,体验正好;商业动画追求的本来就是这样,把纯粹的东西掰碎了喂给追求精神纯粹却满身杂质的我们。
2023年还能看到这么old-school的日式动画,一切都恰到好处。停止在一个成功却没完全成功的结局上,就像是所有人的青春。谢谢你,芳文社。
比较意外的是并没有太多小宇宙爆发的时刻,倒是每当飘起来时就事故满满。某种程度上说很感激这种充满各种各样社死和社恐的故事,而不是波奇酱讨厌的那种不切实际轻松地光明起来。而且你看,虽然乱七八糟的,但是也可以充满欢乐。如果是独自一人消化这些尴尬和痛苦的话大概会一回想起就头皮发麻,但是放在动画的空间里也能成为不大不小的玩笑。“波奇酱多有趣啊”。是啊,其实很有趣。
前俩集太棒了,总有会心一笑的段落,社恐表现也过于真实。强烈安利
很厉害的演出分镜,导演的功底真的很强,但是剧情给人的刻意感太强了,不管是冷幽默、人设还是百合
虚假的十月霸权:电锯人 间谍过家家 灵能百分百真正的十月霸权:孤独摇滚!
社恐爱摇滚不就是闷骚嘛(○` 3′○)
萌妹子搞乐队这个配方目前在番剧领域还没有失败过。
楼下说live烂的,不是,这么顶的live演出不说做的好,还说是最烂的,那我巴不得所有动画的live都做成这种水平《烂》,有一种眼睛和脑干缺失的美😅
写作摇滚、玩成Indie样式,但是每首单曲单拿出来都充满着一种“The First Take”味儿,索尼音乐各厂牌派出所谓的豪华阵容也让整部作品的Genre不固定得像新时代的单曲模式。它终究是2022年的、日本动画企划者创作者所理解的“摇滚”。如果是山田凉自己评价这部作品的音乐,恐怕要说得比我难听多了。动画是好看的,但正如xie3所说,它既不孤独(但是妄想),也不摇滚(但是流行)。
元电影的、破碎叙事的、剧情时间和放映时间统一的、姿态激烈的、不可还原的、无可拒绝的、无法逃避的、元叙事的、声音连续体的、绘画性陈述的、身体运动的、套层结构的、双重主体性体验的、空间的人口稀少性的、第三电影的、侵凌性的、叙事中断的,波门🙏
把社恐描写的太生动了,社恐不仅仅是逃避社交,症状还包括各种比较思维,拖延症,慢半拍,对视恐惧,完美主义,想一口吃个胖子...简直我的翻版好么
想大声的唱《相遇天使》了
能不能别在芳文全女主的作品下要男人啊,恼。目前来看不错,展开很顺畅,节奏也合适,该进展的时候进展,整体氛围轻松有趣,很喜欢凉的性格,女主奇怪的颜艺很好笑。小火一下能吸引来这么多不感兴趣还看完了非要骂一手其他人审美低下的贵物,也是神了
【B+】愈发感觉到社恐在本作中并非性格中的一层,而是人物萌属性中的一面,这自然是符号化的简单碰撞,但这同样也是芳文社系作品的特征,制作组在此基础上放大了社恐这一属性背后的想法和行为,cw需要一个出口来承载脑洞和想法,所谓夸张的演出皆为消解孤独这一具有悲观属性的负面形象,虽然有着大量丑化或者勇于让角色变得不可爱这一点的处理,反而以此达到平和的效果,但比较遗憾的地方在于每一话都在不断地重复与放大作为社恐的一面,与前文的改变和前进总是有种异样感与不适,不免有一种还处在原地踏步的感觉。不过观众需要的只是一个进入的空间,那处漫游的下北泽街道,校园里的文化祭与礼堂,演出时回想起呆过的角落,或许最优解在于不需要投射与代入,只是作为观众见证,注视着主角从网络上移步到台下最后登上属于自己的舞台,就已足够了。
你的下一部kon,何必是kon
太可爱了,一天看不到《孤独摇滚》我就要死了